站在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理市苍山分局的监控大屏幕前,已废弃的苍山大理石矿开采区各入山路口及整个区域一目了然。一旦有人出现在此区域内,立即会被“人脸抓拍”。今年4月底以来,随着大理市苍山保护管理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启用,偷偷进山开采大理石矿的不法人员已无处遁形。

大理苍山是孕育了20亿年的“天然地质史书”。特殊的地质地理、地貌,造就了山水相映,风、花、雪、月、石共存的自然景观组合。苍山的西北,是海拔4000米以上,绵延千余公里的青藏高原。苍山的东南,是平均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由于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在苍山结束,苍山以南,再无山脉达到3500米高度,因此苍山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檐”。
从最低海拔1500米,到最高海拔4122米处,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苍山马耳峰、圣应峰、小岑峰、应乐峰、雪人峰、三阳峰、莲花峰一带所产的大理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近年来,大理市在贯彻落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过程中,将矿产资源、挖砂取石整治、十八溪河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并纳入苍山保护管理工作。禁采大理石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部门通过专人管护、集中打击、集中整治、设立卡点、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部分村民受利益驱使,在原大理石矿、银桥石矿等重点区域偷挖盗釆大理石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非法采矿点大多在采矿点位于苍山山体中段,距镇区数公里远,平时人烟罕至,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增加了管护管难度。非法盗采大理石者多采用蚂蚁搬家式、打游击式偷采偷卖,很难被执法人员发现。即使被当场查获,盗采行为的证据也难以获取,因此很难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有力的打击。而非法私挖盗采大理石当事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偷采方法落后粗放,偷采的矿洞会有大量山石沿着山体滚落到山涧,沿途的植被多被掩埋,对苍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正在推进实施的大理市苍山保护管理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重点为大理苍山弃矿区,项目一期建设范围主要涉及上阳溪弃矿区、水墨花弃矿区、银桥弃矿区、无脚峰弃矿区、雪人峰弃矿区、应乐峰弃矿区等6个弃矿区域,综合运用视频监控及智能分析等技术,建设有效保护苍山保护区环境和资源的综合可视化管理系统,整体实现视频可视化、人员自动识别、区域闯入预警、事件可视化追溯四大目标,实现弃矿区可视化覆盖。通过项目建设,实时监测视频监控区域内人员进出情况,触发摄像机联动报警;可通过系统平台对视频回放、追溯,为执法部门提供取证依据。对大理石偷盗行为采用视频实时监控,通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区域入侵预警等方式来实现资源充分保护。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责编 王利绚
校对 袁熙
编审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