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脱落,大发地产接连曝出质量问题
对大发地产来说,补救房屋质量和安全隐患,为业主建造更安全放心的项目,才是更迫在眉睫的事情。
搜狐焦点上海
都说家是安全的港湾,但对青浦大发融悦华庭的业主们来说,回家可能要冒点儿生命危险。
因为他们进大楼后,可能要躲避头顶上突然掉落的大理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来源:新闻坊)
这是7月21日晚,拍摄于大发融悦华庭7号楼的监控画面。持续三次掉落,关键还是大理石、大理石、大理石!
说起当晚的事故,听到声响的业主还后怕不已。幸亏当时已是深夜,没有居民路过,要不然就非常危险了!
“晚上11点没睡着,就听到“咣”一下,(然后)连续的“嘭嘭”。还好是晚上,早上的话万一谁走过来,这里电梯出来,也不知道,砸到头上就死了。”
还有业主直言,“三块大理石掉下来,这个不是安全通道了,这个是危险通道。”
不但7号楼的业主回家要“碰运气”,大发融悦华庭的其他业主在自家小区行走也要“看天意”。因为要提防大片外墙材料从天而降!尤其是小区19号楼西侧外立面,已经脱落了至少百分之五十。
实地走访发现,这是问题最严重的一栋楼,其他至少还有三四栋楼也出现过墙面鼓起或者脱落。如27、32号楼等楼栋均能看到明显空鼓,甚至出现裂痕。
27号楼业主很苦恼:“将近4万/㎡买的房子,质量看着都不如动迁房!搬进新房一年半时间,想卖又卖不掉……看其他楼栋外立面修了又修,还是修不好,咋回事呢?!”
除了这些安全隐患,不少业主还反映,家中出现墙面开裂、水管共振、门框变形等情况,小区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确实不少。
业主们很担心,大发融悦华庭交房日期是2017年11月,法律规定质保期2年。也就是说,再过两三个月,房子就要过保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今后的修缮该由谁来承担。
据@新闻坊报道,主管部门已经介入此事,但由于该项目尚未过保,具体情况还得由第一责任人,即开发商大发地产来解释。
(来源:新闻坊)
大发地产上海地区公司客服副总监胡瑾回应新闻坊表示,已经对外墙鼓起脱落进行了自查,其中19号楼的外墙,大部分是维修人员排查时铲除的,但由于天气不符合施工条件,下一步的维修尚未进行。
从业主们的反馈来看,目前墙面问题尚无明显改观。在政府监督下,开发商大发地产究竟能否根治种种问题和隐患?
大发地产多地项目被爆项目维权
实际上,大发地产项目建筑外墙脱落的“传统”由来已久。不止是上海的项目,大发地产进入安庆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大发宜景城,交付后外墙频频脱落,安全隐患严重,室内墙壁出现渗水,业主担心受怕。即使外墙上打满“补丁”,也是治标不治本。
从区域布局看,大发地产目前仍重仓安徽安庆、浙江温州等华东三四线城市。项目数量本来不多,本该可以“慢工出精品”,但大发地产急功近利,擅改规划,虚假宣传,也由此导致多个项目却接连爆出业主维权。
今年初,温州大发都会道1号业主集体投诉大发地产虚假宣传,楼栋间距与沙盘展示比例不符,阳光日照得不到保障;轻轨噪音超标,严重扰民。
三年前,同样也是在温州,大发凯旋门虚假宣传学区,但实际不在学区范围;另外入户花园与户型图不一致,变形且面积缩水;合同约定的是品牌电梯,结果交付的是另外一种低档次品牌;而且公共部分装修、绿化效果与样板展示区相比降标严重。
幻想3000亿,大发地产“蒙眼”狂奔
公开资料显示,大发地产成立于1996年,2001年将总部设在上海,2018年赴港上市。大发地产目前在上海布局有5个项目,其中住宅项目3个,均已售罄且已交付入住。
作为一家已经干了22年地产的开发商,大发地产规模仍只是一家百强之外的小型房企。据其上市后首份年报数据显示,2018全年,大发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5.239亿元,销售面积78.58万平方米。另外2019上半年财报显示,大发地产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71.11亿元,销售面积约为58.92万平米。
薄弱的家底并不影响其扩张的野心,大发地产执行总裁廖鲁江于公开场合提出冲击千亿的计划,以及五年达到3000亿元的目标。
近一年多,大发地产高管人事变动频繁,抱团、融资、拿地,在调整管理团队的同时,大发地产的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在完成上市之后,大发地产今年开始试水境外融资,先后发行2笔美元债,总金额3亿美元,融资利率最高达13.50%。
为了冲刺规模,大发地产正在加速拿地。今年上半年,大发地产新增地块14宗,建筑面积约131.4万平方米,总价75.8亿元,拿地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60.68亿元,提速意图十分明显。
(来源:大发地产2018年报)
但是,短时间内突然发力的大发地产,能否就此在规模上实现质的飞跃,尚需时间考验。但是,时值银根收紧、去杠杆的背景下,高杠杆房企的天花板近乎肉眼可见。
即使再强大,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质量缺陷,是否会是大发地产想做大做强的“阿喀琉斯之踵”?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足够的匠心,大发地产如何对质量有所保证。
因此,对大发地产来说,补救房屋质量和安全隐患,为业主建造更安全放心的项目,才是更迫在眉睫的事情。
(部分内容援引自新闻坊)